【本站2月10日讯】为积极探索河湖长制工作精细化、精准化治理模式,进一步提升河湖保护和管理水平,近日,新昌县河湖长办以“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为目标,结合属地网格化管理做好“五员”无缝融合,加大整治与保护力度、强化监管与宣传教育,推动河湖长工作有“责”更有“质”。
一是做好“指导员”,保护河湖生态环境。立足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围绕高位推动、部门联动、上下互动,确保每月有计划、有部署、有闭环、有落实,确保“一河一策”实施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及操作性。截至目前,县河湖长办共开展履职检查15次,预警并督促乡级河湖长及时开展巡河19人次,明确县级河湖长32人,乡级河湖长127人,村级河湖长206人。完成“浙水美丽”平台中569个县镇村级河道湖库名称规范化、精确定位中心点位、完成各级河长关联维护工作,完成率100%;各级河长使用APP巡河完成率保持在99%以上。
二是做好“协调员”,攻坚河湖污染防治。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会同县治水办、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属地政府及专家对河湖排污口情况进行实地查看,通过巡河调研、排查溯源、监测整治及监督管理等方式找寻查挖问题隐患3个,督促责任主体整改问题3个,整改率100 %。同时,要求责任主体落实以河为单位对入河排污口进行建档编号,以村为单位进行常态管理等任务。目前,门溪江排污口的建档及标识牌上墙已完成。
三是做好“督导员”,清理河湖四乱问题。建立健全河道警长与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河湖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流域边界安全保护协同机制,加大对涉嫌水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强化问题动态化管理和销号闭环,以及对已经完成整改并销号的问题不定期回访,切实解决反复治、治反复的问题。今年以来,县河湖长办围绕河湖“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共开展专项巡河16次,累计巡查河道长度50公里,巡查水域面积10平方千米。
四是做好“服务员”,助力乡村共富发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给予相应的退出经济补偿,盘活钦寸水库一级保护区3800多亩山林地,每年支付村民生态流转补偿金、村管理服务费用共计300多万元,在完成水源地环境保护的同时,全力推动周边村庄集体经济增收致富。进一步推进重大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持续挖掘水土保持碳汇增长的潜力,为负排放贡献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每年落实物业化管理资金327.5万元,委托专业队伍做好标准堤防和节点绿化的巡查、观测、维修养护、禁止性行为和险情报告、资料归档等工作,提升美丽河湖长效管护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共富发展。
五是做好“宣传员”,维护河湖水域健康。通过“五水共治”“最美河湖”“碧水联盟”线上宣传和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平台,采取悬挂标语、发放资料、现场解说等多种形式,强化宣传一批叫得响、有特色、具有新昌辨识度的美丽河湖、水美乡镇。引导群众通过靓丽的水利风景线激发参与、关心支持河湖长制工作,构建多元化立体式宣传河湖、关爱河湖、保护河湖、建设河湖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开展志愿巡河护河保洁活动100人次,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和宣传品5000 余份,悬挂横幅15条,有效增强群众对文明城市建设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信息来源:新昌县水利水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