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南湖区打好生态环境执法“组合拳”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
||||||||
近年来,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南湖分局立足疫情防控与环境监管实际,坚持严格执法,创新管理制度,优化执法方式,走好刚柔并济的生态环境执法监管之路,彰显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与温度,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区11个市控以上断面和15个区控断面Ⅲ类及以上水质比例均达100%;5个出境断面水质稳定在Ⅲ类,跨区域交接断面考核2018年以来首次优秀。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4.64%,改善率全市第二;PM2.5年均浓度26微克/立方米,排名全市并列第二。南湖区成功创建全省首批“无废城市”、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蝉联美丽浙江建设考核优秀县(市、区);分局荣获省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 一、坚持严格执法,筑牢生态“安全线” 一是突出问题专项查。集中围绕水、气、固废、生态环境安全等突出环境违法问题,开展生态环境排查“百日见底”攻坚行动、固体废物领域专项执法打击行动、“绿剑”等专项执法行动,集中攻克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2022年,共出动执法人员3600余人次,排查企业1200余家次;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案件82件,处罚金额492万余元。 二是联动执法交叉查。加强区县毗邻重点区域环境保护联防联控联动联治,南湖、嘉善生态环境分局联合印发《实施跨界执法年度工作计划》,由两地生态环境综合执法队共同成立“毗邻区县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队”,开展生态环境领域毗邻重点区域跨界执法一体化行动。派专员参加全省交叉执法检查、夏季监督帮扶等检查活动。2022年,南湖区参与跨区域检查13次,出动执法人员52人次,检查排污单位21家,立案7起,查处案例被监督帮扶组录用3次,排名位于全市前列。 三是大案要案联合查。健全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逐步由“公检法环”四部门扩大到包括区司法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六部门,并在重大线索通报、案件信息共享、疑难案件研究和案件快速移送等方面紧密配合,以打击危废犯罪为切入点,实现“两法”衔接工作的制度化、数字化和长效化。同时,推进多部门联合执法,加强与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交通等部门的联动,开展低温等离子等联合执法行动,共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2022年,移交公安部门环境污染刑事案件2起,采取强制措施10人,行政案件6起,行政拘留1人;移交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案件5起。 二、创新管理制度,提升企业“软实力” 一是创新建立行政处罚案件“回访制”。在全市创新建立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回访制”,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带头,对环境违法大案要案、重复信访案件、群众比较关心关注的案件、社会影响比较大的案件等重点案件开展“回访”。相关业务科室对污染物超标排放案件、环境管理问题引起的违法等案件,联合开展服务“回访”。“回访”同时对企业在生产、管理等方面遇到的环保法律政策问题进行解答,并针对性开展法律政策普法宣传,助推企业合法依法生产经营,助力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2022年,共回访企业25家。 二是创新建立企业“首席环保官”制度。创新建立“首席环保官”制度,着力培育环保意识强、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企业生态环境管理人才队伍。同时,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对工作表现突出、成效明显的“首席环保官”予以表彰,并优先将所在企业纳入南湖区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让环境治理意识强、环保信用好的企业在各类管理中优先享受优惠政策,以此激发企业环境治理内生动力。目前,南湖区已在100家排污企业设立“首席环保官”,这百家企业近两年新增环保投入4亿余元。 三是创新建立企业生态环境管理新模式。创新开展企业生态环境管理“互看互学互促”活动,由政府搭建“互看互学互促”企业交流平台,邀请首席环保官、民间闻臭师、环保专家等组成交流督导团,定期开展精准督导,督导团听取督导企业环境管理介绍、实地检查参观治污设施、查阅环保管理台账、现场学习交流环境治理亮点等。通过“企业查企业”“企业学企业”的模式,“首席环保官”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环境管理水平。2022年,参与帮扶督导活动110余人次,现场帮扶企业36家次。 三、优化执法方式,夯实监管“硬支撑” 一是强化智慧监管。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打造“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全天24小时监控废气、废水、固废污染,一旦发现污染物排放有异常情况,执法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调查处理,让环境违法行为无所遁形。目前南湖区已建设完成排污单位废水自动监测系统76套,废气自动监测系统17套,VOCs自动监测系统25套,形成了覆盖全区的“三废”自动监测监控系统网络,实现了环境污染控制从事后监督到事前预防的有效转变。2022年,共收到问题预警信息5258条,均在第一时间通知企业和运维单位进行核实整改,整改率达100%。 二是开展非现场执法。积极构建“日常不扰、无据不查、轻微不罚”的非现场执法模式,大力拓展非现场监管的手段及应用,将红外热成像仪、废气监测仪应用到环保无人机执法中,创新绘制环保固废地图,充分利用遥感检测、在线监测、视频监控、工况用电监控、大数据分析等高科技非现场执法方式实现环境监管“无死角”,尤其是对纳入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的企业,通过分类监管、差别化监管、“非现场”监管等方式,实现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减少进企检查的次数。2022年,通过走航车、无人机、工况系统等非现场执法发现问题97个,立案查处9起。 三是实行柔性执法。坚持监管与服务并举,积极开展“跨部门双随机”执法抽查工作,做到“进一次门、查多件事”,提升环境执法效率,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严格按照《嘉兴市生态环境局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的要求,对22项轻微的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免除处罚;并依据《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护航经济稳进提质助力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文件要求,对符合要求案件实施底线处罚。2022年,不予行政处罚案件9起,纾困解难案件19起,总计减免金额287万余元。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