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推动浙江省中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4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浙江省医疗保障局
浙江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浙江省林业局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22年11月19日
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中医药工作部署,落实《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江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4年)通知》有关要求,加快推动中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现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中药产业做大做优做强,“浙八味”、新“浙八味”影响力不断提升,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为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重要支撑。
(二)发展目标。到2024年,全省现代中药产业体系更趋完善,中药材种植养殖规模化、规范化程度稳步提升,中药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创新发展能力、融合发展和数字化赋能水平大幅提升,中药衍生产品和服务实现较快增长。力争培育形成1个百亿级、2个50亿级的产业集群,入选全国百强中药企业数达到6家,遴选培育“浙产中药”产业品牌10个左右,完成10个以上高水平浙产道地药材标准,中药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到350亿元,中药材种植(养殖)业95亿元,主要指标在全国争先进位。
二、重点领域和空间布局
(一)中药材。依托“浙八味”、新“浙八味”等道地药材优势产区和海洋生物资源优势,打造浙中、浙西、浙北、浙西南、浙东南、浙东六大中药谷,大力发展道地特色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做强磐安“江南药镇”、淳安临岐中药强镇、雁荡铁皮石斛小镇等。实施“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工程,优化我省林下中药材空间布局,建设林下中药材资源研发利用与协同创新中心,打造浙南山地、浙西中山丘陵、浙中丘陵、浙东沿海为主的林下中药材发展新格局。
(二)中成药、中药饮片和提取物。以杭州、宁波、绍兴、金华、台州等地区为重点,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加强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发和中成药名优大品种二次开发,鼓励名中医经验方向制剂转化、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向新药转化。支持杭州、绍兴、金华及武义、磐安、庆元、遂昌等地,加快中药饮片和提取物创新发展,重点支持具有长期临床使用历史的特色饮片品种开发、传统炮制工艺提升和定量压制饮片、直接口服饮片等工艺创新,推进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研究与标准制定。
(三)中药衍生产品及服务。鼓励以浙产药材为原料的保健食品、化妆品及中药日化产品等研发及应用,推动非药用部位综合利用,加快“浙江药膳”研发及应用。鼓励支持丽水、衢州等地发展以中医药和畲医药为特色的康养产业。依托杭州、宁波、温州、金华等地区,推进整体质量控制等关键领域智能化解决方案开发,鼓励研制先进剂型智能化装备,推动浙产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和中药饮片“共享车间”一体化发展。支持中药饮片企业、大健康服务企业与医疗机构、中药服务企业共建“智能药房”,支持“区域煎药中心”建设,提供“一站式”智能药事服务。
三、重点任务
(一)构建现代中药产业体系
1.推进中药材种植业品质发展。贯彻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促进中药标准化、现代化。(省药监局、省农业农村厅、省供销社、省林业局、省中医药管理局,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各市、县〔市、区〕政府为责任主体,不再列出)。加强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持续提升中药材产地加工水平。到2024年,建成道地药园示范基地100个。(省农业农村厅)在不破坏生态功能的前提下,依法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新、老“浙八味”“磐五味”“丽九味”“衢六味”等浙产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打造优质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推进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东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到2024年,建成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30个、林下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30个。(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局、省供销社)
2.推进中药产业基地建设。依托杭州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金华国家级天然药物生产基地等产业平台,力争杭州培育形成百亿级,金华、绍兴形成50亿级的中药产业集群。支持温州、杭州打造一批中药炮制、提取、煎制等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支持台州、湖州、衢州、丽水等地根据自身特色推进中药材加工、中成药、中药饮片生产。(省经信厅、省发展改革委)推进建设浙江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省中医药管理局)
3.加快中药名企培育。深入实施“雄鹰行动”“凤凰行动”、单项冠军培育行动、“雏鹰行动”、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健全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机制,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中药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到2024年,力争入选全国百强中药企业数达到6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家,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经信厅、省科技厅、省药监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支持龙头企业开展中药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探索。(省经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医保局、省供销社、省中医药管理局、省药监局)
4.培育“浙产中药”产业品牌。支持以“浙八味”、新“浙八味”等特色药材为主要原料,遴选一批心脑血管疾病用药、肿瘤用药、妇科用药、清热解毒用药、保健养生等优势领域的中药大品种,推广应用中药领域首台(套)产品和“浙江制造精品”,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浙产中药”产业品牌,培育产值超亿元中药大品种25个。(省经信厅、省中医药管理局、省药监局)推进地理标志富农集成改革,提高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率。(省市场监管局)支持行业协会开展“浙江省十大药膳”评选活动,纳入“百县千碗”美食推介体系。(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
5.大力实施项目招大引强。深入开展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盘”攻坚行动,鼓励中药大市大县积极腾挪空间支持中药产业发展,杭州、绍兴、金华、台州等市重点招引全国中药百强企业和上市企业;山区26县、海岛县结合当地基础,重点招引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积极发展中药材种植和加工业,提高规模化种植能力;鼓励支持中药生产和流通企业向产业链前端延伸,布局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和加工基地建设。(省商务厅、省经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农村厅)
(二)加快推进产业协同融合发展
6.推进中药领域数字化改革。强化数字化改革对中药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的产业生态,支持地方政府会同领军企业、高校院所、行业协会建设一批场景应用,开展中药饮片数字化编码,加快上线运行和推广应用中药产业大脑,实现与“浙里中医”等系统的互联互通,探索市场化运营机制,推动数据要素安全有序融合和有效开发利用。支持中药企业装备升级、技术集成和工艺创新,建立药材追溯码编码规则,由统一平台发码,开展中药全产业链溯源体系建设。到2024年,全省中药领域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5家(个),以及一批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和中药饮片“共享车间”。(省经信厅、省中医药管理局、省农业农村厅、省供销社、省药监局)
7.提升中药现代流通服务水平。加快建设集加工、包装、仓储、质量检验、追溯管理、物流配送于一体的中药材仓储物流平台,建立国家和省级中医药服务进出口基地。到2024年,培育一批中药贸易骨干企业,建设一批现代中药物流仓储中心和商业物流交易平台。(省商务厅)
8.推进食药物质试点工作。积极推进铁皮石斛、灵芝、山茱萸等食药物质管理试点,推进食药同源产品开发,开展试点企业申报、生产许可和试点物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工作。(省市场监管局、省经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
9.推进“中药+”融合发展。支持中药产业向保健食品、化妆品(植物原料)、养生养老等领域的跨界延伸,培育一批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省级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打造磐安“江南药镇”等一批中医药特色小镇、以中医药产业为主的健康类特色小镇和特色街区。(省经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中医药管理局、省药监局)
(三)构筑中药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10.强化中药领域科技攻关。在“尖兵”“领雁”攻关计划中设立中医药专项,围绕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药新药研发、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和中药关键技术装备等重点领域,每年滚动部署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0项以上,力争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支持中药领域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以及科研院所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省科学技术奖的学科分组设立中医药组,加强中医药领域科技成果的遴选和转化。(省科技厅)
11.加快中医药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浙江省中医重大疫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加快构建中医领域临床研究协同创新网络。推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企业研究院等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支持中药领域领军型企业在浙江设立研发中心。完善“政企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模式,围绕网上技术市场3.0版建设,加快中药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
(四)提升中药产业质量和标准水平
12.完善“浙产中药”标准体系。推动《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浙江省中药配方颗粒管理细则》《中药自动化煎制系统规范》《关于改革完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的若干实施意见》贯彻实施。(省药监局、省中医药管理局、省医保局)制定浙江省医疗机构中药饮片验收规格等级标准。(省中医药管理局)
13.强化全流程质量监管。落实中药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加快推动药品安全智慧监管“黑匣子”应用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省药监局)推动实施《浙江省规范中药饮片生产企业采购产地趁鲜加工中药材指导意见》,支持中药饮片生产企业采购产地趁鲜加工中药材用于中药饮片生产。(省药监局、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省供销社、省林业局、省中医药管理局)加强中药追溯体系建设,加强第三方质量检测平台建设,提升中药材和饮片检验能力。到2024年,建设15个浙产道地药材全程质量追溯管理体系,并作为中药饮片优质优价的依据。探索建立“区域煎药中心”“一站式”智能药事服务及其质量追溯体系,制定中药饮片代煎服务质量管理规范,规范中药饮片代煎行为,落实各方主体责任,研究出台中药代煎业务药品质量管理相关标准。(省中医药管理局、省农业农村厅、省供销社、省林业局、省市场监管局、省药监局)
14.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成果转化机制,推进处方、秘方、诊疗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开展地理标志专项保护行动,加强中医药领域的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综合保护。(省市场监管局、省中医药管理局、省农业农村厅)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运用省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跨部门协同协作机制。(省中医药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制定年度推动中药产业发展重点工作清单。(省经信厅)发挥行业协会、学会、产业联盟等社会组织作用,组建中药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省经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中医药管理局、省药监局)
(二)健全政策保障。全面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生命健康重大科技专项,鼓励中药新药研发企业积极申报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生产方式转型项目计划,对符合条件的重点予以支持。(省经信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税务局) 支持各地积极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加大对中药企业的股权投资力度。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单户担保、再担保金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中药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服务,平均担保费率保持在1%以下。支持推动中药企业园区贷、集合债、科创债等金融产品创新,鼓励担保机构提供增信。(省财政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浙江银保监局)推动中药材种植、价格保险、农业设施等保险扩面增量,探索发展商业保险产品。(浙江银保监局、省农业农村厅)推动医疗机构建立以中药质量确定采购价格的机制,推进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通过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阳光挂网采购工作,促进交易公开透明。及时将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或我省中药炮制规范的传统中药饮片品种纳入我省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将符合国家标准或我省要求的中药配方颗粒品种分批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将煎药费纳入个人账户历年资金支付范围。(省医保局、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省药监局)
(三)强化人才支撑。依托我省各类人才培养计划,对符合条件的中药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予以支持。(省委人才办、省科技厅、省人力社保厅)深入实施浙派工匠(药材)等培育项目,支持建设一批中医基础类、经典类、疫病防治类和中药炮制类、鉴定类、制剂类等学科,培养跨学科复合人才。深入实施“杏林工程”“岐黄使者”培育项目,推进中药炮制工等职业(工种)技能人才的培养及等级认定,对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织开展好中药传统技能省级竞赛,支持浙江中医药大学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支持浙江药科职业大学建设一流医药类应用型职业本科大学,建设中医药高峰学科。(省人力社保厅、省教育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中医药管理局、省药监局)
(四)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和交流融合。(省委宣传部)支持举办中药产业发展大会、中药材博览会,提高“浙产中药”产业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省经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中医药管理局、省药监局)逐步建立符合我省实际的中药产业统计体系,发布全省中药产业年度报告。(省经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中医药管理局)